關於過年由來、習俗大小事,給孩子長知識!過年竟然可以做這?
又要迎接新的一年,很多人開始紛紛大掃除、買年貨、準備超豐富的年夜飯,看著大人在這幾天忙碌的準備,相信各位小朋友很好奇為什麼過年吧!關於時間要告訴各位關於過年的大小事,由來、習俗大小,給孩子過年長知識!
過年的意義與由來是什麼?
小朋友:︁為了領紅包 ?
關於編:︁當然可不是啊~
過年是華人中最盛大的節慶了,西元前兩千多年,舜即位天子,帶領著眾人祭拜天地,這天便成為「歲首」,在這天農民會將一整年辛勤種植的作物感謝眾神和祖先。而到民國後,才正式將農曆正月初一訂為「春節」。
然而,過年期間其他日子,據傳說燈猴(燭台)曾向玉皇大帝稟報民眾忘恩負義,只祭祀其他眾神,卻忘記燈猴為人民照明的辛勞,正當玉帝大帝決定讓島在除夕夜沉入海底前,民眾將家中祭祀神明送回天庭以免遭受連累,這就是「送神日」的由來。
而當人民一同等待島沉入時,在那晚烹煮家中所有糧食共度「最後的晚餐」,因此會有「團圓、圍爐」的由來,並將那晚稱之為「守歲」。最後,在土地公與觀世音菩薩的懇求下,玉帝大帝讓百姓重獲新生,因此延伸出「互相恭喜」的習俗,以及初一到廟宇「行春」的習俗。
你吃了嗎? 春節必吃食物!
小朋友:都可以吃吧~
小編:要吃對可以吃出好運喔!
以下舉出10個春節必吃食物,孩子在春節這天,要吃對食物才能吃出好運頭啊~
長年菜:象徵「長命百歲」的祝福意義,營養成分很豐富,可以說是過年必吃的,但味道會有點苦中帶甘,小朋友吃了或許會有點不喜歡,但吃越多越長壽,可得多吃一點啊!
鳳梨:象徵「好運旺旺來」,閩南語有「旺來」之意,鳳梨吃起來酸甜好滋味外,可是過年必拜水果,帶有富有、好運連連的意思,新一年好運旺旺來!
橘橙:象徵「吉利」,不管口音類似、外觀金黃色球狀,都讓人感到財源滾滾的感覺,而且富有維生素C,孩子吃了對身體受益很多。
年糕:象徵「年年高」,在習俗上吃年糕可以提升工作和生活,又有新年發財的意思。
吃魚:象徵「年年有餘」,老一輩的人認為在除夕夜和新年初一都要吃魚,而且是要一整條的魚上桌,才能象徵一整年都供應滿滿。
餃子:象徵「團圓吉祥」,全家人一起包餃子更有可以增進彼此感情的意義,再加上餃子外形有如金元寶,因此有習俗說吃越多餃子錢賺越多。
春捲:象徵「好運財富」,春捲外型有如錢包,因此在習俗上吃春捲可以招財運。
煮雞:象徵「家」,有「起家」的涵意,吃有頭有尾的全雞,象徵「全家」求平安。
糖果:象徵「吃甜甜,賺大錢」,小朋友最期待的糖果,過年可是拜拜祭品能替家家戶戶招來好運,小朋友吃糖果可以保平安!
白蘿蔔:象徵著「好彩頭」,過年必備菜色,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及鉀等營養素,小朋友可要多吃贏得好彩頭!
過年要幹嘛? 你不可不知的過年習俗!
小朋友:大掃除、貼春聯、紅包
關於編:可不只有這些喔...
以下為大家介紹從大年初一到初五的過年習俗:
大年初一:放鞭炮、搶頭香 #迎新年
新年到,這天會放鞭炮來象徵「驅趕年獸」,有著祈求平安如意的意義,也增添了熱鬧氣氛,在這天民眾普遍會一大早會前往廟宇燒香,或是與街坊鄰居拜年,這種行為被稱為「走春」。甚至去廟宇燒香時,有人會搶得拜第一柱香,稱為「搶頭香」,有人認為搶頭香代表今年會有神明的眷顧和保佑,小朋友可以去感受到滿滿的春節氣氛!
大年初二:#回娘家
在大年初二是俗稱的「回娘家」,嫁出去的女兒會回家向父母拜年~小朋友在這天會見到許多親戚,記得看到長輩都有問好、說恭喜,當個有禮貌的孩子喔!
大年初三:#睡到飽
在台灣習俗,有著「初一早,初二早,初三睡甲飽」此俗語,在初三這天可以不用設鬧鐘,好好的睡一覺,小朋友可不要吵醒爸爸媽媽喔!
大年初四:#迎神
據傳說在大年初四要從天庭返回人間,俗語「送神早,接神晚」,也因此在這天會看到大人們準備接神祭品,可以看到三牲(全雞、魚、五花豬肉)、四果(四樣水果)、金紙、發糕、三杯茶水與糖果,小朋友們可以好好幫忙爸爸媽媽準備唷~
大年初五:#開工
大年初五又被稱為「破五」,有兩種由來說明:一種是這天垃圾車正常行駛,民眾要將初一累積至初五的垃圾丟掉,要「窮」送出去的意思,並且房子大掃除完後變得很乾淨,在習俗上稱可以獲得更多福氣;另一種,則是常見的「開工」之意,部份的店家與公司會在這一天開工,代表爸爸媽媽的假期要結束了,各位小朋友們要好好珍惜團聚時光呀~
其他國過年都在幹嘛?超特別過年習俗
日本—吃冷蕎麥麵、敲響108下梵鐘,有招財長壽與將厄運斬除之意。
韓國—祭拜月神和太陽神、吃米糕湯,吃了會有長壽之意。
泰國—潑水節、浴佛像、浴僧侶,洗去這一年的不順。
印尼—齋戒月、禱告、吃方塊飯,如同吃團圓飯之意。
新加玻—會撈魚生,象徵越撈越旺。
菲律賓—準備12個圓形水果,代表12個月的繁榮。
英國—翻動壁爐中的火,象徵新一年全新開始。
西班牙—吃12顆葡萄,象徵將每月運氣吃下。
丹麥—「摔東西」,越多碎盤子代表新的一年會越幸運,是很特別的過年習俗。
Comments